政治要聞風向專欄

風向觀點:不要把別人家的孩子推向戰場,才是政治人物負責的表現

[adrotate banner="32"]

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之後,從來沒有哪一個時刻,像如今兩國關係如此密切。不只美國主動公佈大批軍售我國訊息,40年來美國訪臺官員層級一再突破、美國國會議員更要求國務院展開「美臺貿易談判」,甚至連要求聯合國納入「臺灣」的都有。

這些動作,是我國過去無論花再多錢動用政治公關公司搞美國國會外交,都未曾有過的宇宙無敵超級成果。整個美國國務院及參眾兩院,再也沒有人提及ROC三個字母,言必稱「Taiwan」。

按照當前執政團隊超過40年的努力,這是最具體的執政成果,更是把臺灣從地理名詞進一步推成國號的最佳時刻。至少,從民國68年中華民國與美斷交國之後,從來沒有跟聯合國如此接近,也沒有獲得美國國會議員如此龐大的重視過。

不過,令人訝異的是,這時外交部長竟然說,「台美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消息一出,讓人以為聽錯了,我們的外交部長難道換人了?

其實,外交部長除了不尋求美國建交,還多說了「兩岸開戰,臺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而美國國會中,除了支持台美貿易、臺灣進入聯合國的聲音,對臺最為友好的參議員盧比歐,最近竟然說出「針對臺灣紅線問題,大陸遲早會武力解決。美國支持臺灣打這場戰爭,是不切實際的」。

說穿了,美國前面種種友好動作,是否與美中關係緊張、美國大選將屆有密切關係,人人都有不同解讀;但美國不會介入兩岸開戰,應是絕對可以確定的事。

根據最新的媒體民調,當兩岸開戰時,18-20歲族群,有96.3表示願意上戰場;但問及是否支持恢復徵兵制,卻只有不到13%贊成;當過兵的20-29歲為族群58%支持恢復徵兵制,但只有26%願意上戰場。

民調顯示極為弔詭的訊息:「還沒當兵,可以上戰場,但不想當兵」、「當過兵的,覺得還沒當兵的以後應該當更長時間的兵,但自己卻不想上戰場。」當兩岸戰火開啟,這群最有可能首先被徵召入伍的男性,對於自己成為軍人、上戰場爭取國家生存,其態度是如此「要死別人去死,別找我」。加上美國雖然擺明了不介入兩岸紛爭,但又沒事在旁邊煽風點火,成為催生「臺灣國」的觸媒,難道,臺灣若真的為了與中國成為兩個國家終須一戰,要靠言必稱自己是中國人的老將軍嗎?

戰爭是殘酷的。兩岸上次發生真正的戰爭已經超過60年了,離中共最後炮擊臺灣的日子也超過40年了。40年來,雖然我們始終認為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從來沒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過,但也沒有因為兩岸分治,出於兩個不同政體,而產生如此最為瀕臨戰爭的一刻。那是因為,我們始終堅持國號為「中華民國」,原先的簡稱是「中國」。不知哪一天,原先的簡稱先拱手讓給對岸,自己改為「中華民國臺灣」;當有一天「帳篷逐漸挪移」式的只剩臺灣,中華民國不見了,就是兩岸開戰的時刻。政治人物不是不知道這些,只是,為了執政,人民還是不要知道太多。

戰爭沒有誰輸誰贏,只有雙贏或雙輸。兩岸開戰,不管美國是否介入,就算解放軍最後沒有拿下臺灣,這個島嶼最後改為「臺灣國」,付出的代價還是成千上萬的生命。不必長他人志氣,當然也不要把別人家的孩子推向戰場,才是政治人物負責的表現。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喜歡這篇新聞嗎?

捐款支持風向新聞


或是,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