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輕忽牙齦炎 小心成為無齒之徒

[adrotate banner="32"]

圖片來源: 翻攝網路

記者蒲孝如/綜合報導

牙周病通常好發於35歲以上的中壯年族群,台灣成年人,90%以上或多或少都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問題。牙齦結石發炎若長期忽視,就有可能導致成為牙周病,如果發病之初,沒有進一步防範和矯治,牙周組織的破壞常讓人變「無齒之徒」,因其造成牙齒動搖、牙齒脫落的緣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牙科主治醫師沙怡君表示,牙科治療一般以控制發炎為優先,當牙周組織破壞未達50%,則多數仍可挽救,但倘若牙周組織破壞達70%以上,情況就不太樂觀了。牙科治療需要整體而全面性的考量,包括患者全身健康狀況、飲食習慣,以及日後的全口重建與維護。

牙周損壞嚴重者可考慮植牙

近年來,牙周治療不再侷限於保留自然牙齒,而是更積極與慎重的藉助植牙的投入,以及相關軟硬組織的修復,來達到整體口腔功能與美觀重建。醫師對於拔牙的處理,會有特別考量,包括整體功能以及美觀上都需要慎重評估,包括齒槽骨脊的保存與齒間乳突的保存。

醫師表示,拔牙與植牙兩者都是整體治療的一部分,植牙並非用來取代自然的牙齒,而是取代缺失的牙齒,牙周醫師應減輕患者對於拔牙與植牙的恐懼,給予正確觀念,減輕患者心理負擔,達到治療的最大效果與長期穩定性。

若確定需要植牙治療時,前置準備應確保口腔環境健康,患者需與醫師有良好的配合,養成正確口腔衛生習慣,以免造成植牙失敗。植牙失敗的原因,多數是因為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會傷害牙齦、牙周、牙槽骨,也會破壞植牙體,使植牙體產生牙周炎,造成植牙掉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和加入 Line 生活圈!

好友人數


若您願意支持 Kairos 風向新聞的媒體工作,請點擊我要捐款,以實際行動來贊助,讓我們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
線上捐款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