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要聞風向專欄

風向觀點:挽救臺灣的人口及家庭,請對症下藥

[adrotate banner="32"]

內政部的人口數字透露幾個訊息,讀者們可能還未知。

一、台灣從1993年9月進入高齡化社會,到2018年3月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全體人口數從7%到14%,花了近25年時間;不過到今年底前,就會達到16%。換言之,2年半左右到多2%。國發會認為2025年我國人口才會達到20%的超高齡社會,恐怕是過分樂觀的預估。不到2024年底,當人群簇擁時,包括自己,前後左右會有一位65歲以上長者。

二、我國自2008年起出生人口數首次低於20萬,其中男性人口數最近兩年都不到9.4萬人,今年更可能不到8.5萬人。如果按照目前國軍及警察編制數,15-20年內,國人中20-30歲的青年,大約10人就有1人必須成為軍人或警察,才能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治安的需要,尤其是男性,比例可能超過1成。

三、我國出生人口有兩個高峰,一是1956-1966年的戰後嬰兒潮,一是1976-1982年X世代末期至Y世代初期。這兩個世代每年出生超過40萬人,目前一是已逐漸邁入退休期,二則正於勞動力高峰。但20年後,這兩群人逐漸凋零,一是逐漸進入離世高峰,二是準備進入退休期。按照現有的稅制及勞健保制度,他們都逐漸不再負擔;然而接上來的人口,每年出生不超過20萬,而且從今年開始,20年後每年可以繳稅的人口不到15萬。40萬人開始不繳稅及勞健保、接上來的不到15萬人,財政收支究竟如何,大家可以閉上眼睛想想。

很多人認為,年輕人生了孩子無法負擔養育費用,經濟能力不足是不生的主要因素。但是遍尋所有調查,鮮有年輕人會因為一個月國家補助幾千元而去生育,因為生吃都不夠,哪裡還能曬乾?當薪水低到連自己都養不起,如何養得起孩子?這是年輕人普遍的想法。

再從生育的趨勢看,我們認為有三個重點是政府及國人忽略的:

一、高中大學數目與生子數成反比。民國80年代中期,因應教改,政府開始廣設高中、大學。當時的情況的確升學壓力嚴重。不過仔細推敲之後,我們發現升學的問題不在於學校不夠,而在於大家都想唸大學。負責教改的學者及施壓的家長團體,都以個人競逐大學時每年超過30萬人共赴考場的壓力來思考,而忽略到當時出生人口已掉到30萬人以下。民國89年後更是最後一年超過30萬人。當時有一半以上人就讀技職專校,20出頭就出社會,30歲以前早就結婚生2個孩子。然而廣設高中、大學之後,升學壓力的確不再,人人皆可讀大學,畢業年齡延後,再加上每年10幾萬人繼續碩士班,畢業時已超過25歲,甚至唸到30歲者大有人在。研究顯示,國人婚齡因求學大幅延後,20-29歲婦女生子數大減,才是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因此技職及大學教育分流,不止是教育政策,也是人口政策。

二、房價趨勢與生子數成反比。民國八○年代,高中、大學初入社會者,薪資約在1.8-2.2萬譜。不過當時工作3、5年後,薪資有望進入3萬元,即便房貸利率高達8、9%,台北市一幢數百萬的房子,還是讓年輕人勇於付房貸購屋。但20餘年後,大學畢業生薪資落在2.4-2.8萬,工作3、5年之後,薪資還是3萬元,即便房貸利率低至1、2%,台北市動輒2000萬以上的房子,讓年輕人永遠看不到什麼時候可以存到頭期款買房子。手無恆財、家無恆產、才是年輕人沒有未來盼望、不敢結婚生子之所在。

三、婚姻家庭意義的正向感受與生子數成正比。根據調查,「不知道婚姻及家庭的意義」,是年輕人不生的首要因素。此種認知養成的原因,在於政治、社運人物及媒體,一則不斷鼓吹性解放,主張「性自主權」,因此如果不結婚即可達成「類婚姻」,結婚的意義當然被稀釋;二則再強調婚姻不合即離,而不強調婚姻家庭可以學習及教育;人我之間,如果職場的人際力都可以學習,為何最親密的婚姻力不能?但現今的社會風氣不但形塑婚約不過是張廢紙,對於婚姻從「勸合不勸離」轉成「勸離不勸合」,分手起落毫不掙扎。當婚姻變得如此無束,哪裡還有生子的動機?

我們認為,教育制度、薪資與房價落差及社會風氣,才是生育率跌至谷底的主要因素。重視才幹的政府高層,你們知道如何對症下藥了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喜歡這篇新聞嗎?

捐款支持風向新聞


或是,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