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防疫下半場 張上淳疾呼:勿陷零確診迷思

[adrotate banner="32"]

台灣應先跳出「零確診」迷思,才能在疫情下半場,盡早布局「解封」的下一步!《遠見》遠見今(3)日舉行「疫後關鍵下一步」論壇,越洋專訪病毒專家何大一,並邀台大副校長張上淳、疾管署長周志浩、史丹佛學者王智弘、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等人針對防疫下半場提出建言。

張上淳:思考如何在可控範圍內開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指出,現在每四天就增加100萬人感染,國際疫情很嚴峻,除非和國際不來往,否則,如何不犧牲經濟發展,如何在地球村和人來往,是困難的挑戰。

回顧今年以來的抗疫,張上淳說,專家小組每一、兩天就開會,因應疫情發展而快速調整政策,對醫療照護體系帶來很大的衝擊,「過去一旦界定規範,不會一直改變;但這次一直變,兩三天就不一樣第一線醫護人員能夠快速配合,很不簡單,也很感謝!」

張上淳語重心長地表示,國人一看到異常病例數字就很擔憂,反會忽視疫情控制,「是否不要陷入零確診的迷思?」「如果人民永遠只要零確診,一有新增確診病例,就嚴厲地批評政府,那麼,主政者也不可能放鬆管制,經濟勢必會受到衝擊。」如何在疫情可控制的範圍內,讓經濟活動重新開放,對國家也許才是好的。

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圖片提供:遠見雜誌)

周志浩:風險還沒過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疾管署署長周志浩表示:「目前國內疫情還好,但仍提心吊膽。」迎戰疫情下半場,指揮中心並未原地踏步,而是一直反思哪些做對、哪些需加強,接下來如何謹慎開放邊境,以及落實防疫新生活。

何大一:沒有公共健康,就不會有經濟健康

「未來一到兩年,我們都得學會與新冠病毒共生,」談到崩解全球秩序的新冠肺炎,美籍華裔科學家、愛滋病毒權威何大一斬釘截鐵地表示,新冠病毒不會像SARS一樣消失,而是會像流感般反覆出現,直到成功研發出克制它的方法。

「這次科學家大動員找尋解方,可說是史無前例。」何大一說,在疫情緊急的非常時期,科學界打破過去的保護主義,彼此無私地分享知識,進行合作,也是前所未見的。

何大一預計,今年10月展開人體試驗,約三至四個月就能知道是否有效,明年第一季就有機會派上用場。除了美國,何大一也計畫到疫情嚴重的國家進行抗體試驗,包括中國。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關注醫療新知、疾病治療等議題,人物深度報導與地方大小事。

記者畢翠絲本月收到贊助金額 NT$0,今年收到贊助總金額 NT$0
電子報追蹤訂閱人數:40,560。

鼓勵畢翠絲,告訴她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捐款支持記者畢翠絲

訂閱風向新聞記者電子報﹙畢翠絲﹚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