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環保少女爆紅 作家:勿煽動青少年「憤怒溝通」,應鼓勵理性、同理心、尊重

[adrotate banner="32"]

瑞典環保少女桑柏格(Greta Thunberg)因為候候議題罷課,並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上痛罵各國領袖,一句「你們怎麼敢」(How dare you?)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還登上美國《時代》(Time)雜誌2019年風雲人物。但桑柏格的爸爸卻說,不太認同她的環保運動。

據Daily Mail報導,桑柏格的爸爸斯萬特(Svante Thunberg)日前接受BBC的專訪坦承,女兒的環保運動是個「壞主意」。他透露,桑柏格3、4年前曾陷入憂鬱,不想上學、也不愛說話、甚至開始不吃飯,直到開始了她的環保運動,整個人突然就活了起來。然而,火速竄紅的她,私底下的生活也被攤出來檢視,「我不確定女兒是否有能耐接受這一切⋯⋯不過她變得開心,我也更擔心了。」

斯萬特說,女兒被診斷出有亞斯伯格症,為了陪伴女兒,他和妻子會聊女兒感興趣的氣候議題,隨之啟發了她對極端氣候的關注及熱情;後來桑伯格索性每周五開始翹課,跑到瑞典議會抗議,要求政府重視環境污染及氣候異常,使用罷課引發媒體注意,最後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發言一炮而紅。

痛罵各國領袖,使桑柏格一夕之間成名,就連超自由主義的瑞典教會都在推特上比喻桑柏格為「耶穌任命的繼承者之一」。專欄作家史東施哲(John Stonestreet)表示,近年來全球青少年使用「憤怒溝通」來表達不滿已蔚為風潮,他們使用的語氣或用詞愈激進、反政府或階級,就更贏得青少年的愛戴。

史東施哲指出,這個現象從2018年佛羅里達州校園槍擊案看出端倪,青少年意見領袖突然地掘起,被賦予西方社會創新的使命。「儘管他們缺乏論述及證據,只要情緒感染力強,這些青少年被塑造了神聖的形象,事實可以不必那麼重要。」

他認為這是一個潛在危機,「如果我們讓青少年成為意見領袖,卻不在乎他們該怎麼表達,或表達的內容是否屬實,任其煽動情緒,到最後熱頭一過,當他們不再被簇擁、不再被關注,這群青少年又該何去何從?」

史東施哲認為,鼓勵年輕人大膽創新時,也應該告訴他們用多一點理性及同理心來回應與他們完全不同論點的人,「彼此尊重是開始一段良好的溝通,如此,才能期望年輕人帶來更多真正有意義的創新。」(艾以琳/綜合外電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

喜歡這篇新聞嗎?

捐款支持風向新聞


或是,把文章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