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不菸女罹肺癌 這樣做改善「腫瘤微環境」克服癌症

[adrotate banner="32"]

意外總是來得如此突然,一名46歲陳女士在事業正要起步時,卻發現罹患癌症!平日規律運動,也沒有抽菸習慣,只因睡眠打鼾就醫治療,卻發現左邊肺部有1.8公分、右邊肺部1.3公分的腫瘤,確診為晚期EGFR基因突變型肺腺癌。所幸接受雙標靶治療迄今近4年,病況穩定與常人無異。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指出,台灣一年有超過1.3萬人罹患肺癌,由於肺癌初期沒有症狀,等到患者因為喘、咳嗽或是疼痛等症狀就醫,多數已是晚期。統計顯示,僅有3成左右患者第一時間得以接受手術治療。不適用外科手術的病患,除了傳統化療、放療之外,目前有多種標靶藥物可提供有效治療。

其中,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治療藥物、TKI類藥物使用最廣泛。估計,在台灣大約1/3的肺癌患者有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患者則大約55%可找到EGFR突變。

臨床研究顯示,若將第一代TKI標靶藥物,與現有的抗血管新生方法合併使用,做為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人之第一線治療,中位無惡化存活期可延長到近一年半。

抗血管新生方法  將腫瘤血管正常化

為什麼抗血管新生方法,能夠提升TKI標靶藥物療效?醫師指出,抗血管新生方法能夠「改造腫瘤周邊環境」,將腫瘤血管正常化,讓標靶藥物更容易進入腫瘤細胞裡面發揮效果。此外,抗血管新生標靶方式同時還能透過調節腫瘤免疫,提升身體打擊癌細胞的能力!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解釋,人體免疫系統本來應該是要幫忙對抗腫瘤,但腫瘤卻會把這些免疫細胞轉換成它的助手, 就像是「圍事」一般。這時若使用抗血管新生方法,可將情況逆轉,讓這些細胞不再淪為腫瘤幫手,反過來共同打擊腫瘤。

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馮博皓指出,先前臨床研究以第一代TKI與抗血管新生方法合併用來治療晚期(四期)EGFR變異型肺腺癌,結果顯示合併使用組的中位疾病無惡化存活和整體存活時間,都幾乎是單獨使用TKI患者的3倍。

抗血管新生方法  顱內控制率達8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顱內控制率方面,抗血管新生方法聯合治療的優勢更加明顯,顱內控制率達80%,單獨使用TKI約4成;顱內腫瘤進展時間也從約1年延長為4年。

由於晚期侵襲性肺癌患者有相當高的比例會出現腦轉移,估計約有2成到4成,其中,有EGFR突變者腦轉移比例更高,甚至可能高達6成會出現腦轉移。許多病人即使原發部位腫瘤透過標靶藥物治療獲得良好控制,卻仍因腦轉移造成生活品質不佳及家屬照顧困難。也因此,此臨床試驗成果對於晚期肺腺癌患者來說意義重大。

現有藥物重新組合  患者生活與常人與無異

李岡遠指出,這幾年肺癌治療的進步非常大!即便發現時已是晚期,正確的組合,可以讓病人治療到與一般人無異,過著正常人的生活,甚至維持很久!如果能夠把現有藥物用得越久,就越有機會等到新的治療。若能將現有藥物組合出一個最長的治療時間,對患者而言也是一個有利策略。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bit.ly/304eGS2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