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選舉/信望盟立委候選人陳永順 首推老人政策

[adrotate banner="32"]

圖片來源: 風向新聞攝, 陳永順辦公室提供

記者馮紹恩/台北報導

你聽過弱勢老人家的需要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最近在粉絲專頁「新一代長輩line圖片設計展」上有一張長頸鹿的圖片,內文上下句的邏輯毫不相干,但最有趣的最後一句話,「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引起許多圖片爭相模仿,這句話彷彿擊中人們心中某塊地方,稱為良心的處所。

每週探訪400多位老人

現年50歲的陳永順,決定代表信心希望聯盟參選新北第十二選區的立委,他擔任過新北市實踐里二屆里長,長期在地方服務弱勢,建立起老人關懷據點,和太太長期合作搭配服務鄉里。他每天和60位志工團隊分配買菜、煮飯,並發放飯食、設計活動讓鄉里的老人家參與,平日和志工每天輪流探訪鄉里內400多位老人。

2
圖中為新北第十二選區立委候選人陳永順。

曾經有一位志工、也是前任的里長問陳永順說:「當一個里長做這麼累幹嘛?」他慢慢地回答,「總有一天我跟太太也會老,希望老的時候有社會服務的工作來幫助我們,把制度建立起來。」他堅定地說,「我們想要做社區的服務。」明顯地,陳永順不只是想到他自己。

從拒絕到歡迎 行動融化冷漠

「老人大部分很孤獨,獨居老人家,他們常常容易有精神症狀,甚至失憶。」陳永順提起剛開始去拜訪老人時,過程充滿重重阻礙,「老人家的戒心一開始都很重,會覺得我們是詐騙啊!近幾年很多新聞。」陳永順用著台語和老人家打招呼,敲門後,一聲「我是里長啦!」的打招呼,往往換來的是一聲「喔,安哪?(國:怎樣?)」遲疑地聲音。耐心地和對方說明現在鄉里有做老人服務,提醒對方多久之後會再找他,下次去之前會先打通電話。

陳永順常常和志工一同探望老人家。
陳永順常常和志工一同探望老人家。

「他們從一開始拒絕,到最後等我們、盼望我們去。」講到這裡陳永順心頭暖暖的,努力付出總是獲得一些回報,志工和他們開心地一邊聊天、一邊幫忙量血壓。但再怎麼努力付出,也敵不過現實,「但我們里有400多位老人,志工人數不足啊,有些老人家會覺得,可不可以每個禮拜都來看他們?」老人家的身體往往不好,有些人還會有自閉症、憂鬱症,「拜訪老人家成為習慣,只要有老人家過世了,志工都會很傷心。」陳永順語帶哀傷地說,「所以我們也和志工會聊這件事,人生總會走。」

套圈圈拿獎品 鼓勵老人走出家門

在實踐里的老人服務據點主要有4個工作:關懷防治、電話問安、健康促進(寫書法、健康操)、送餐。「我們有有60幾位志工,每天煮飯都不一樣的人。」志工們做愛心午餐,還會幫忙送到家裡,而他們也期待有些老人家可以來據點吃飯,讓他們多出門走走。陳永順和太太為了老人家的愛心服務餐,共8位志工一同考取了丙級廚師證照,他說,「有執照比較注重衛生和安全。」

有些老人家,家人都沒人關心他,和他講講話,「其實老人家就是希望有人陪他一下子,聊聊天而已。」陳永順常常勸老人家們走出家門,跟他們說:「關懷據點不是我的地方,是政府的,有卡拉OK有活動啊,」讓老人家安心,不會因為陳永順不是里長了,這裡就消失。為了吸引老人家到關懷據點,他們常常站在老人家的角度想事情,像是他們曾經設計「套圈圈」的活動。

他們會買一些小東西,或是鄰里有人送過來的愛心物資,像是味素、醬油、米酒等等,生活上用的到的,放在地上當套圈圈的獎品,陳永順說,「一大早八點就有人來排隊,只要量血壓就有3個圈圈,套中就你的。」其實透過套圈圈的活動,可以觀察老人家的眼力跟身體狀況,志工在過程中可以陪他們聊天,熟知老人家習性跟他們的心。

陳永順在老人服務中心和老人家齊聚一堂。
陳永順在老人服務中心和老人家齊聚一堂。

他們在據點每個月還辦里內老人慶生會。「有老人家十幾年來都沒有慶過生,我們就煮豬腳麵線、蛋糕、準備紀念品,譬如9月第三個禮拜的禮拜三,我們就把他們集合起來慶生。」很多老人家很感動,子女都不記得他們的生日了。

第一線老人照護心得  推長照前先推日照 

「本來沒有想要選立委的。」陳永順坦白地說。至去年8月底,陳永順卸任里長後,他的太太接著他選上里長,繼續接手服務據點。過去據點備受肯定,獲得許多績優獎項,但運營的過程有很多困難。「政府只補助60幾個人,但我們有400多人,我們不可能只照顧部分老人家,去年每個月都虧一萬多塊。」後來有人看見他們的愛心,漸漸就有人來幫助他們,有人會送米、種菜送菜給他們,據點才慢慢運作順利一點。他說,「有社區鄰里互助的感覺。」

陳永順當選過全國榮民楷模,而他過去曾經在謝國樑立委下擔任助理,參與過政事的經驗,和第一手服務的看見,讓他對老人服務政策有很深的感觸。他認為,政策立下去應該要有周延跟前瞻性,「實務上是我的強項。因為有實際經驗,所以我非常了解(老人照護),現在倉促地立法有點快來不及了。」他提及,現任立委可能是看衛服部的資料,「比較沒有第一線的接觸。」

陳永順有長期服務地方老人家的第一線經驗。
陳永順有長期服務地方老人家的第一線經驗。

他認為,老人長照的相關政策應該更強調周延性,網路跟密度要更大,「事實上推動這個,各里的里長一定最清楚。」他認為,日間托老,「日照應是第一步。」長照是長期照護,不盡相同。

陳永順強調,「我們不要只有理論上的專家,要有實務上的專家。」他過去為了照顧老人家,曾經上過許多衛服部的相關課程,「防跌倒、醫護等等,他們有宣導我們就去學,但實際上,有誰會去看老人家?」

參考日本經驗 讓「健康老人照顧失能老人」

「日本政府希望可以50歲照顧60歲、60歲照顧70歲、70歲照顧80歲。」陳永順說,日本的民族性比較強,「他們的愛心椅老人家是不坐的,因為覺得自己身體還可以。」日本還推動50歲後就業的相關政策。

日本關於老人政策的規劃較台灣有前瞻性,陳永順表示,「法立完之後,可以10年、20年沒有重大瑕疵。」台灣的平均壽命是在72歲到76歲,而日本超過80幾歲。再加上日本和台灣的醫療養生概念愈來愈好,並不能以目前現有的法去訂,陳永順認為,現在的政策都以目前的人數來立法,「但我們老人成長速度太快,每兩年、三年再改會來不及。」雖然政策要有前瞻性,但陳永順遺憾地說,「事實上,現在對於老人照顧沒有做得很徹底。」

陳永順認為,服務老人這塊的政策,台灣做的不是很好。
陳永順認為,服務老人這塊的政策,台灣做的不是很好。

基隆河觀光再造  讓溪中的魚游回來!

身為虔誠基督徒的他,對於土地有不一樣的看法,他常想,「怎麼樣留給下一代更好的土地?」陳永順舉例,像是8月基隆大武崙工業區,只是下大雨就淹水,「現在隨便一個颱風來,就會有很嚴重的災害。」陳永順認為,台灣現在的國土開發早就超過土地的負荷了,「地下水超抽、山坡地的濫墾濫伐,還有新店高汙染的工業區等,我們追求短暫的經濟利益,卻要花上更多年的時間做生態的復育,這非常不值得。」

他回憶起過去小時候的純樸日子,「住鄉下小時候,溪水裡魚很多,現在好像課本上才看的到。」對於環境政策,他心中想的是如何永續發展跟經營。過去擔任謝國樑立委的助理,他說,「因為立法院是中央單位,鐵路局、國有財產局,而這方面的事情,像是基隆河、基隆橋的整治是中央,辦過許多協調會、公聽會。」這些和地方里長的權責不同,但他兩方面都有涉獵。

「基隆河以前設定了兩百年防洪計畫,那是以當初的下雨量來設定的,現在氣候的極端變化根本不是當初設定的雨量,現在一個颱風來,一天左右就可以七八百公釐的雨量,」陳永順強調,現在的基隆河若好好規劃,對新北市汐止地區的民眾來講是一大利多。

「我們靠河,除了防治外,也要小心地、多元化地利用基隆河岸。如果在基隆河旁做環河腳踏車步道風景一定很漂亮,從基隆到汐止、南港去延伸,還可以一直做到淡水。」他也假設,基隆河未來甚至可以辦划龍舟跟水上活動,「當然在非防汛期的時候,現在氣象預報滿厲害的。」

台灣需要「政.變」

陳永順最後語重心長地說,「台灣現在面對小孩子的教育、環境、青年22K等許多問題,台灣不再是快樂寶島。」他說,現在地台灣做事情就像拋硬幣,「只有人頭或是字,沒有第三選項。」許多重大政策都被政黨、政客給分贓了,「我們真的想要改變,不管是教育方面,經濟、環境等方面,為我們的子孫,帶來新的政治文化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吧!

隨時收到優質清新的好文章,請按讚!

歡迎各界投稿,本網站保有刪修權,無稿酬;來信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
投稿請寄:
[email protected]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