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設計師貝聿銘逝世 享壽102歲 

[adrotate banner="32"]

全球知名華裔美籍建築大師貝聿銘(Ieoh Ming Pei)16日逝世,享壽102歲。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國巴黎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館和香港中銀大廈等。他曾榮獲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3年普利茲克建築獎等,而台灣也有3件作品出於他之手。

綜合外媒報導,貝聿銘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擅於利用光線與玻璃產生折射的貝聿銘曾說「建築是對陽光下的各種體量的精確的、正確的和卓越的處理。」也因此有句「讓光線來做設計」名言。

1917年出生於中國蘇州望族家庭的貝聿銘,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央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辦人之一;生母莊氏為清廷國子監祭酒後代。他曾在香港和上海生活,成年後移居美國。他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

貝聿銘第一個被普遍認可的項目,是1967年落成的位於科羅拉多州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隨後,他繼續設計了達拉斯市政廳和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東館。

位於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東館採用三角形的設計,與周邊環境達成完美和諧,被譽為美國70年代最成功的建築之一,甚至連時任美國總統卡特也稱讚其是「公眾生活與藝術之間強烈聯繫的藝術象徵」。

貝聿銘在亞洲最著名作品,就是他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1982年,中國銀行在香港籌建總部大廈,由於貝聿銘的父親貝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中銀大廈的建設對於貝聿銘來說意義非凡。

香港中銀大廈則由4個不同高度結晶體般的三角柱身所組成,呈多面稜形猶如水晶體一般,且在陽光的照射下可以呈現出不同色彩。

(圖/美聯社)

貝聿銘最著名的建物為法國羅浮宮門前的玻璃金字塔,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古典主義的老盧浮宮牆面和巴黎隨日光變幻的美麗天空。貝聿銘認為,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個擁有歷史價值和比喻意義的象徵性入口,寓意連接現代與古代。

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圖/美聯社)

貝聿銘其他知名作品包括:澳門科學館、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美國華盛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搖滾音樂名人堂、日本滋賀縣甲賀市美秀美術館等。

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圖/美聯社)

貝聿銘也在台灣留下的3件建物,其中包括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和分別位於新北市八里及新竹市的垃圾焚化廠。(吳雯淇/綜合外電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