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砍藥價」背後隱憂 醫:我還是先囤一些百憂解吧

[adrotate banner="32"]

不堪藥價從每錠2.08元被砍到只剩1.96元,藥廠考量不符成本,百憂解將於4月退出台灣市場。將來患者即使想要自費購買,也無法取得這種藥物!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謝依璇投稿《蘋果日報》時表示,百憂解屬憂鬱症資深藥物,除了單純的作用機轉外,眾多臨床研究和使用經驗的支持也是主因。尤其在兒童青少年期的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的治療選項中,取得易感與脆弱族群的適應症認可並不是容易的事,因此百憂解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門診,是重要的主線藥物之一。

而台廠學名藥物都是膠囊,原廠的百憂解是口溶錠劑!謝依璇坦言自己是一個龜毛的兒童心智科醫師,喜歡依照個案的體重和病情嚴重度,逐次微調藥物劑量,門診的小朋友有些是在1╱4顆、半顆、一顆中間拿捏最適當的處方,作法雖然麻煩,但在體重仍輕或對藥物反應敏感的孩子身上,可以監控並減少副作用的產生。

謝依璇提及,身為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近10年,每個精神科醫師都有一個百寶箱,視孩子的個別需求,失去百憂解錠,精神科醫師的百寶箱不至於一無所有,但遺失的那一角總令人覺得十分可惜。

謝依璇感慨,「兩周後就見不到一顆2元多的原廠百憂解,再看看坊間動輒上千元的健康食品……我自己還是先來囤一些百憂解吧!」

讀者表示,換了學名藥之後,自己的頭痛怎樣都醫不好。(圖片來源:翻攝網路)

文章發表後,讀者紛紛留言「內行人都知道最有療效的還是原廠藥!」、有人說「我的耳鳴藥也是如此,藥廠退出台灣」。

一位讀者語重心長表示,「沒有使用該藥物的病人和醫生,或許很難體會藥物退出台灣所帶來的後果。」讀者表明自己是嚴重的慢性偏頭痛患者,本來服用的藥物控制良好,一個月只痛3、4天,因藥商不堪健保局砍藥價,退出台灣,想自費買藥都買不到。

當醫生換了學名藥之後,頭痛從此失控,怎樣都醫不好,一個月要痛將近20天。現在,反覆就醫,怎樣都醫不好,除了飽受折磨,使用的健保資源比之前多更多。

讀者肯定健保絕對是德政,「但,除了砍藥價這一招,有沒有甚麼辦法,在降低支出的同時,也能兼顧到病人呢?比如讓病人可以加價自費,選擇該藥物,而不是直接整個砍價,砍到藥商不堪負荷。

醫師和患者的心聲,希望能被聽見!

(畢翠絲/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愛傳協會風向新聞(02-2369-1336 Kairos.News 2015 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