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瘋路跑「健身反傷身」  每年逾7成跑者受傷

[adrotate banner="32"]

慢跑近年來在台灣蔚為風行,各地常見許多大型馬拉松賽事、路跑活動的舉行,全台一年間大大小小馬拉松賽事高達六百多場次。醫師警告,慢跑是為了健康,然而,大家總在慢跑後膝蓋或肌肉疼痛時,才警覺造成運動傷害。尤其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因一時興起報名,體能超出負荷,甚至造成憾事。

統計指出,每年高達75%的跑者受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傷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表示,「路跑上手容易,但跑步時所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平時行走時的2.5至3倍」,平時沒有常態性訓練的新手常因下肢肌力不足或不平衡,由於肌肉及關節超出負荷,導致跑步時出現腳痛、膝蓋痛等問題。

謝明憲指出,路跑可能造成傷害的原因主要是路跑的強度、頻率、時間過度、下肢或軀幹等承重關節結構不良、相關軟組織柔軟度太鬆或不足、肌力不足或不平衡、跑步姿勢不良、路面狀況不佳、跑鞋不佳等。故要成為一個跑者,基本條件是體能佳、下肢排列正常。

根據謝明憲臨床觀察,路跑常見受傷部位包括:膝關節、小腿、足踝、大腿,主要多是肌肉拉傷、扭傷、肌腱炎、骨膜發炎,進而出現跑者膝、阿基里斯腱炎、足底筋膜炎、足踝扭傷、肌肉拉傷、腸脛束發炎、梨狀肌發炎、壓力性骨折等。

謝明憲提醒,跑步步伐與運動所受的傷害息息相關。跑步步伐越大,若以腳跟著地,膝關節所受的負擔越大。因此跑步時應該保持膝關節微微彎曲,以腳掌中間部分著地,同時步伐適度以減低跑步時膝關節的負擔。

謝明憲建議,一開始先鍛鍊下肢肌力、柔軟度和協調性,可以增加肢體的負荷強度。若有下肢關節排列的問題,常見的有扁平足、膝關節內翻、骨盆或腰椎歪斜等,都會使跑步的局部負荷加重,造成發炎疼痛。

此外,正確的跑步動作與合適的跑鞋很重要,跑者應注意跑鞋的磨損情形,觀察自己動作是否正確,足部有無過度旋前或旋後,再訂製鞋墊矯正或改變跑步姿勢。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