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手抖、碎步、面具臉 年輕姊妹花罹巴金森病

[adrotate banner="32"]

巴金森病並非「老人病」!台灣近2成巴金森病患者是於40歲以前的青年時期就發病,多半與基因、家族遺傳有關。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指出,近期門診中最年輕的發病案例僅17、18歲女高中生,且還是年輕姊妹相繼罹病,妹妹先發病,姐姐28歲時,出現容易疲累、抖腳,確診後,哭著說,「不要戀愛、結婚,害別人」。

吳瑞美說,門診有一對姐妹花,妹妹在17、18歲時陸續出現手抖、腳抖等症狀,且動作開始變慢,表情也變僵硬,一開始還以為是焦慮、緊張所致,直到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檢查才知道罹患巴金森病;不料,姐姐也在28歲時發現容易疲累,有腳抖問題,有了妹妹的經驗而警覺自己也罹病。

吳瑞美指出,許多人都以為巴金森病為老人疾病,症狀只有手抖、腳抖,因認知不夠,常延誤治療;巴金森病若延誤治療,恐會加速失去行動、表達能力的速度,增加合併失智與憂鬱症的風險。

吳瑞美表示,巴金森病與失智症雖然都屬於腦部神經性疾病,但是「巴金森病的症狀是先以神經退化性、進行性動作障礙問題表現」。然而,巴金森病不只是「抖」,初期症狀可分為3種:單側手抖、行走緩慢小碎步、面具臉(臉面無表情)。其中,約3成患者早期症狀為走路步態不穩、行動緩慢,且民眾多輕忽此問題,而延誤就醫。

吳瑞美舉例,有一名高階主管原本待人和藹客氣,但最近幾年卻常擺臭臉,同事還以為他心情不好,直到因為走路碎步、說話聲音變小而就醫,才被確診。

吳瑞美指出,門診中常有患者認為一旦罹病後便無法控制,只能坐等生命逝去。其實現在已有多種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會根據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今年特別改編4位巴金森病友的案例故事,首次以說故事與手繪風插畫的方式製作「期盼脫困的靈魂-巴金森病四篇章」,期盼透過病友的改編故事,讓民眾了解巴金森病,增加國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