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有愛同行!罹癌慈父為伴稚子成長 5年抗癌無復發

[adrotate banner="32"]

「愛」能提升身體的免疫力!一名53歲洪先生五年前參加健康檢查,抽血發現PSA指數偏高配合複診,醫師透過肛門指診發現其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竟為攝護腺癌,洪先生得知後猶如晴天霹靂。考量孩子年幼,為陪伴孩子長大,積極配合治療,經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雖然病理報告為晚期攝護腺癌,至今仍無復發跡象。

收治患者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任黃志平表示,攝護腺癌好發年齡為60至80歲,以洪先生50餘歲罹患攝護腺癌的例子確實較少見,不過近年來似乎有微幅增加的趨勢;該患者除了安排攝護腺切片外,也進一步接受全身性檢查,發現尚未有癌細胞遠處轉移現象,為了不從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席,患者立刻打起精神,與醫師商討治療方式。

黃志平指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可分為攝護腺根除手術及放射線治療,前者又包括傳統剖腹攝護腺根除手術、微創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和達文西攝護腺根除手術,因攝護腺根除手術的五年腫瘤復發率較低,若再採用微創腹腔鏡或者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因傷口小、出血少、恢復快,也能大幅降低傳統手術的併發症,故患者選擇接受新型手術方式治療。

醫療團隊在術中發現洪男骨盆腔淋巴結有轉移的現象,對洪男和太太來說又是一大打擊,因根據目前治療準則,若攝護腺癌有淋巴結轉移,通常預後不佳,術後需加做放射線治療,或合併賀爾蒙治療。經術中淋巴結仔細廓清,術後確認沒有殘存的腫瘤,術後並無接受放療和賀爾蒙治療等輔助療法,目前已經追蹤五年多,沒有腫瘤存在現象,也無一般民眾所擔心的尿失禁現象。

黃志平強調,目前攝護腺癌發生的原因不明,研判可能與年齡、賀爾蒙、種族、家族史、食物和環境有關,罹癌早期通常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唯有當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或因脊椎受到壓迫造成神經方面的症狀時,通常已是攝護腺癌晚期合併骨頭轉移,故攝護腺癌堪稱男性的頭號公敵。

攝護腺癌是目前少數可透過抽血初步評估罹癌風險的癌別,黃志平建議50歲以上健康男性每年至少赴檢驗所或醫院抽血一次,檢查血清中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再由醫師判讀是否正常,若罹患攝護腺癌晚期的患者也不要灰心,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都有不錯的成效。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