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廣場教育要聞

《讀者投稿》先別急著穿裙子!

[adrotate banner="32"]

唐鳳委員日前針對同婚公投相關議題表示,社會越充份溝通越有利建立共識。但從日前「穿裙子的男孩」童書爭議,某國小校長竟帶著穿裙孩童站在門口,似已將純真兒少捲入混淆社運中。也讓我們覺得,是否許多人士依然不明究理,亟需深入探索爭議背後問題所在。

不能認同自己生理性別的兒少,即稱「性別不一致/性別不安」。2015年底,長年從事性別不安研究與臨床治療的泰斗、DSM-5「性別不安」主編Kenneth Zuccer教授,被自己工作超過30年的機構解雇,因極端人士不斷攻擊他幫助性別不安兒少先嘗試認同生理性別(多跟同性別孩童遊戲、減少異性裝束等)、不肯一律送傷害較大的荷爾蒙治療與變性程序,認為他執行「迴轉治療」(https://bit.ly/2IRzKns)。結果引發歐美超過500位精神心理專業人士連署強烈譴責該機構(https://bit.ly/2NEVNi2)。該機構也在今年正式向他道歉賠償58萬美金(https://bit.ly/2CIqAcY)!

Zuccer 教授的嚴謹,其來有自。瑞典一項長達30年的追縱研究顯示,跨性別者自殺率是普通人的4.9倍,因自殺而死亡的風險是19.1倍。而在荷爾蒙治療和變性後風險依舊不減https://bit.ly/2yBISYL)。由於性別不安兒少絕大多數都會回復認同生理性別(https://bit.ly/2QPOndW),因此Zuccer教授即使在被辭退前一刻都拒絕接受極端人士要求。極端人士此舉也引發學術界對於他們長期不當抹黑造謠與打壓言論自由的極大不滿。台灣也有不少專業人士在惡意攻擊下襟若寒蟬。

「穿裙子的男孩」書中看似「變妝癖」性別不安的孩子,內心的傷情才是外顯行為的主因。研究顯示,七成性別不安者都有不同程度心理問題 (http://bit.ly/2N764HC) 。甚至合併精神疾病—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情感障礙(躁鬱症)和解離性身份障礙(多重人格障礙)。因此,深入輔導解決其心理與家庭困境才是解方,一昧鼓吹「接納」反而不切實際,甚至有害!筆者憂心端推動「同志教育」恐有危害兒少,造成其「性別不安」的嫌疑(https://bit.ly/2yuZ3a5)。這也是目前歐美各國父母與專業人士紛紛起而抗議的主因。台灣社會實應藉此機會,溫和理性多方討論,甚至應將性平教育法中「同志教育」修正為「正確認識性別不安」,方能切實幫助有這類狀況的孩子們。

筆者幼年曾因柔弱遭遇霸凌,極為同情受害者處境。依最近調查(https://bit.ly/2QTrCG7)性別霸凌發生率不及1成,超過八成是關係霸凌。教育部研究(https://bit.ly/2OYGwNC)亦顯示,應重視強化家庭教育、家長的責任擔負與資源挹注才能有效減少霸凌。校園輔導人力亦應增補。如此一來,不但可減少霸凌,即便有少數性別不安孩子,也能先在輔導資源充裕下釐清問題根源。讓我們務實理性,共創友善校園吧!

 

(文/賽巴斯欽/北市家長&醫師)

以上言論,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