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退休養老! 半數台灣人還沒準備好

[adrotate banner="32"]

《遠見雜誌》與中國信託銀行連續第三年合作「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針對全台2,221人做家戶電話訪問,從自評「退休規劃滿意程度」、「退休準備足夠程度」與「退休過理想生活信心程度」三大構面,解析台灣人的退休品質。結果出爐,2018年樂活享退指數創三年新低,只有51.3分,較2017年下降1.2分,國人退休準備持續不及格。

調查顯示, 超過半數國人自認到退休時所累積的金錢不夠應付退休後的生活開銷,占比高達55%。家庭月收入低於8萬者,比率更高達近七成。越年輕的人越擔心退休生活,調查顯示,40到49歲的受訪者距退休最遠,卻高達62%覺得退休準備不夠;50到59歲族群覺得不夠的比率是58%,60歲以上反而降到49%。

調查指出,離退休年齡最遠的40~49歲民眾,上有父母要照顧,下有未成年小孩要養,多重角色責任最重,在退休規劃的「足夠度」、「信心度」或是「滿意度」,分數都比50~59歲及60歲以上的族群低。60歲以上族群,三大分數都比前兩個族群來得高。

中國信託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建議,越早開始累積財富越好,也越有複利效果。假設65歲退休、活到100歲,希望每月花費4萬5000元,總計需準備1906萬元退休金。扣除勞保及勞退新制準備金額,從30歲開始存,每月投入7100元;40歲開始,每月需1萬3546元,50歲才開始,每月需3萬179元。

現任美國退休協會(AARP)執行長詹金斯(Jo Ann Jenkins)說,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出現「長壽不稀奇」的年代,退休後有更多時間慷慨付出、自我實現、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呼應詹金斯觀點,此調查提出「四大存摺」觀念:健康、情感、價值、財富。「健康」包含生理與心理健康,「情感」即與家人、好友、社群的連結關係;「價值」即分為小我的自我實現,大我的回饋社會;「財富」指退休金流不只考量個人,而是整個家庭,甚至夢想基金。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