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

性平教育頻惹議 兒科護理教師:兒少健康權優先於性權

[adrotate banner="32"]

性平教育爭議延燒,日前有網友提出「建議刪除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三章條文內容」,引起許多人連署響應,要還給青年學子乾淨的校園。有兒科護理教師趙國玉20日投稿媒體,認為現行性平教育帶入錯誤性觀念,令少男少女過早開始性探索,恐是近年性病年齡年輕化的肇因,他強調兒少健康權應優先於性權。

性平教育的爭議內容造成家長反彈越來越大,日前更有網友直接在「提點子-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要求刪除性平教育法第三章17到19條,以拒絕特定人士和團體可在性平課綱中「大作文章」,引起網友響應在截止日期前衝破附議門檻。本週一,還有兒科護理教師趙國玉投稿至《蘋果》,批性平教育中不正確性知識和鼓勵過早性行為,對未成年青少年的危害。

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 過早性行為徒增染病風險

趙國玉指出,現行性平教育在國中就鼓勵青少年交往、性探索,過度強調保險套的效果,這與近五年來青少年性病罹患率增加有密切關係。他舉例性平教育第一線的教材上常有鼓勵青少年交往、期待進一步發展的內容,但是青少年由交往到性行為往往僅需數天,且分手到再交往間隔只需一星期,並重演與前任的親密關係。

趙國玉解釋,青少年生殖器官發育尚未完全成熟,過早的性行為徒增加被傳染的風險。如青春期的男孩仍有百分之二十的男生,龜頭與包皮尚未發育成熟,黏膜細緻易破損感染;女性易患子宮頸癌的子宮頸轉化區(transformation zone),青春期少女只有一層上皮細胞保護,隨著年紀增加才會發育出成熟的30至40層具有相對保護力的細胞,故年輕時若有不安全性行為,恐一次就會染病。

保險套萬能?愛滋病規律服藥OK?錯誤觀念誤人一生

關於高舉保險套的論點,趙國玉駁斥,雖然保險套的確有一定的防病功效,但「在20幾種性傳染病當中,僅有愛滋病全程使用保險套,防護效果可達到最高80%。」其他病原體可藉由保險套沒法覆蓋的地方接觸感染。甚至,會造成女性輸卵管結痂以致不孕的披衣菌,保險套防護效果不到三成。

趙國玉更批,將用於成人的研究報告和態度直接推論到青少年是不對的。他舉例美國研究證實規則服用HIV藥物並且偵測不到病毒量,即使無套性交也不會有傳染力,這對單一性伴侶的成人有幫助,但青少年交往卻不一定有對HIV警覺的能力,再加上用藥或、情緒影響、非典型性行為下,保險套失去防護效果的比例恐更高。

此外,趙國玉還點出一項青少年與成人最大的不同是對「健康的自覺」。青少年對於後果不見得能及早思考,也不像成人會至醫院篩檢及早發現,實際上青少年很常發現致病源時已是發病狀態了,無法於疾病初期或帶原狀態就被檢測出來。趙舉出今年出現一名13歲的愛滋患者,四月通報,五月過世,僅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顯示兒童與青少年在預防、診斷與治療上的限制。

性快感只是一時 染病代價恐是好幾輩子的問題

最後,趙國玉感嘆,據衛福部民國105年死因統計資料,愛滋病已成為台灣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反觀新加坡近5年來因性教育中強調性節制與性傳染病,使得新加坡青少年感染性病率降低50%。所以,他認為性快感只是一時的,染病的問題卻可能是好幾輩子的事情,站在醫療的角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可能延後青少年性行為發生的時間,甚至延後至婚姻關係中,「兒童與青少年的性權應該建立於健康權的基礎上」。(李明凱/綜合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