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研究:強迫青少年早起 恐導致心理疾病

[adrotate banner="32"]

父母要注意了!一項研究指出,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若早上爬不起來,父母長期加以強迫,將導致孩子出現身心問題。心理醫師建議,每個人生理時鐘都不同,大多青少年的生理時鐘屬於「夜行性」,調整生理時鐘、養成早起習慣需要長期慢慢練習,不可用強硬手段要求孩子早起,否則孩子將有罹患睡眠障礙、甚至憂鬱等心理疾病的風險。

日本筑波大學最近針對年約20左右的學生906人,研究其睡眠狀態、起床、就寢時間等生活習慣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其中竟有高達46.5%的學生有「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不濟」等睡眠障礙問題,與早晨8點以後起床的學生相比,被強迫得清晨5點以前起床的學生,出現睡眠障礙的風險竟是前者的5.5倍。

另一方面,愈晚睡的同學,也愈容易有睡眠障礙的問題,例如與晚上10點就寢的同學相比,半夜12點和凌晨1點以後才就寢的同學,睡眠障礙風險分別是10點的2.5倍、5.6倍。筑波大學公共衛生學教授武田文表示,研究發現,體內生理時鐘隨著年代不同而有改變,現在的年輕人(18~20歲左右)最佳的起床時間可能是上午9點。

日本國立精神、神經醫療研究中心精神保健研究所的專家三島和夫也提出相同見解,他表示,每個人生理時鐘的週期都不同,有些人週期幾乎固定是「24小時」,也就是說,每天幾乎都會在固定時間做相同的事情,睡眠時間也較固定,這樣的人較容易適應早睡早起的規律生活。

由於生理時鐘的週期長短是遺傳因子所決定,有些人生理時鐘週期會比24小時多一些,因此可能每天的身體的時間表都會自然往後延遲20、30分鐘,導致生理時鐘慢慢日夜顛倒,這樣的人要配合固定時間起床、作息較辛苦,建議有這種困擾的人,可運用「光線」來抵抗因生理時鐘延遲造成的睡意、疲憊。

生理時鐘週期的調整,關係到大腦、賀爾蒙、睡眠等眾多因素,若突然強硬地要求早起,睡眠不足將可能造成意外、嚴重甚至憂鬱或心臟病。因此,三島和夫提醒,身旁的人對於這些無法固定作息的人應少用苛責的方式,多鼓勵才能達到效果。

(蒲孝如/綜合外電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