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要聞

10公分子宮肌瘤竟是便祕誘發 中醫2招改變體質

[adrotate banner="32"]

便祕不是小問題,長期便秘對人體危害大,容易成為子宮肌瘤隱形幫凶!一名42歲上班族張小姐每到下午小腿就開始發脹,痠軟無力,按壓小腿前側常出現凹陷水腫,到了排卵期或是月經來臨前,下腹部腸胃脹氣更明顯;加上長期便祕,約4到5天才上一次廁所,某次健檢發現,下腹部存在一顆10公分的子宮肌瘤,因害怕開刀轉而尋求中醫治療。

長期便秘產生毒素    成子宮肌瘤幫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宗翰說,影響子宮肌瘤長大的因素非常多,很多人不知道便秘也可能是子宮肌瘤長大的隱形幫兇,其關鍵在於長期便秘產生的毒素,加上排便不暢導致腹壓變大,就更容易引起下肢水腫與頻尿。

周宗翰指出,張小姐屬久坐缺乏運動者,就是典型會出現氣滯血瘀體質,有明顯的「不通暢」特徵,是許多疾病的發病基礎,許多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常有便秘困擾,改善子宮肌瘤體質就要從通暢著手。

周宗翰以電針與針上艾灸加上中藥調理,並請患者日常生活作息嚴格遵循醫師衛教,目前便秘與下肢易水腫症狀明顯改善,而子宮肌瘤也縮小為8公分,精神體力也比之前更好。

改善體質   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周宗翰表示,要改善便秘很簡單,但是要治癒便秘是非常困難的,不是簡單服用緩瀉劑就可以治癒,當患者長期服用軟便劑,反使便秘體質更嚴重,一停藥排便就不通暢;有些女性甚至一出生就開始便秘,生產完後便秘症狀更為嚴重,氣滯血瘀影響骨盆腔循環,往往就容易有產生子宮肌瘤的可能。

周宗翰說,子宮肌瘤患者常常伴隨著月經過多、崩漏、頻尿等情況,首先就要看看是不是存在脾虛的問題。最常使用的方劑就是歸脾湯,藉由調理脾胃來改善月經問題很有效的方劑,相對的也可治療脾虛型便秘,改善腸胃蠕動不良的症狀。

改善肌瘤   兩招外治法

周宗翰指出,想要改善子宮肌瘤體質、防止便祕,應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平時要養成運動的習慣,也可外治法:

  1. 扣背俞穴:

人體的背後脊椎兩旁旁開1.5寸位置分布著許多穴道,中醫稱為「背俞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是人體表與內在臟腑的溝通管道,五臟六腑之氣均藉由背俞穴轉輸到體表,輕叩背俞穴以調理臟腑氣機,氣機調順可改善便秘的症狀。

  1. 摩腹:

人體的腹部包含有許多穴道,尤其是脾、胃與腎經穴位大多集中在腹部,常常利用精油推推腹部,是不錯的保養方式。如果有便祕可以順時針按揉,從肚臍以下沿著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ㄇ字型深按推摩,按揉的方式怡安的深慢慢推動,可以幫助腸胃蠕動,可幫助腸胃機能的穩定,有效地降低子宮肌瘤的發生率。

(記者畢翠絲/台北報導)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