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廣場要聞

《讀者投稿》消失的父親

[adrotate banner="32"]

爸爸對孩子未來的成就和幸福非常重要︒「父親(不限於血緣父親)不僅有影響力,有時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比母親更大︒」康乃狄克大學人際研究中心主任 Ronald Rohner說。研究人員發現,爸爸的愛有時候比媽媽更有影響力。「孩子感受到父親的喜愛,相較於媽媽的愛,更能預測他們的幸福感及對生活的滿意度︒」父親較鼓勵孩子在遊戲場和生活中接受嚐試,讓孩子勇於挑戰。父親參與度高的孩子也較不會被性侵或受虐。

但捐精者,大部分是想當父親也當不成︒他們是被物化的一群人。他們經由看色情片自慰取得的精子,只有在精子品質令人滿意時才會獲得金錢給付。接著國外捐精者的外型資料會被公佈於網站任君選擇。精子買賣也破壞社會對父親的概念。當男人不在乎在何時,何地或誰生出他的孩子,將損害兒童及男人對於父親的看法。 正如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寫道,「任何社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教導男人成為好父親。」更須要注意的是,精子捐贈故意製造「無父兒」。 由於男性不育的治療效果精進,越來越少的異性戀夫婦購買商業精子。 相反,買家主要是單身女性和女同性戀。孩子出生即沒有父親。若是生出的孩子表現不如廣告中的捐精者那麼優秀,孩子會被當成瑕疵品而遭到厭棄 (註1) 。

法律面,也是問題頗多。2006年在波士頓的家庭法院中,一名女性要求披露她的兩個年輕女兒的捐精者的身份。 她說孩子的健康需要生父完整的病史; 另外她也有經濟問題,捐精者要幫助她 (養孩子)。該投訴於2011年被駁回 (註1)。2003澳洲墨爾本也有一案例,捐精者本與一對女同性戀怑侶協意共同撫養捐精後代,但之後女同伴侶認為捐精者介入孩子生活太深,禁止捐精者參與孩子的生活。捐精男提出申訴爭取較多探視時間但被駁回(註2)。另一位捐精男發現接受他精子的伴侶是非常糟糕的雙親,但在法律上他完全束手無策,就深深後悔自己的捐精行為。

社會面,本以為開放單身女性捐精生子可增生育率,結果英國的生育率並没有起色且是 10 年新低 (註3)︒ 有些單身女性會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找願意一起照顧捐精後代的捐精男子,没有性,不一起生活,生下孩子後,由捐精男子提供金錢生活。而捐精後代的較高的生理及精神健康問題,也是整個社會必須一起共同承擔。

人工生殖技術的發展,把生育與婚姻分離、造成傳統家庭關係改變、親屬關係混亂、精子卵子商品化、後代血親婚配以及不平等和不公正等問題。再加上消失的父親,使本應被珍而視之的孩童,出生注定少了一半的愛︒他們的未來,可預見的,將比有父親的孩子,更辛苦﹑更挫折﹑更黯淡︒

(作者/潘紫燕/曾任小學教師)

以上言論,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註1)捐精傷害到捐精者及捐精後代https://www.lifesitenews.com/opinion/why-sperm-donation-is-bad-for-dads-and-kids]

 

(註2) 捐精男身為父親的法律權利https://www.slatergordon.com.au/blog/sperm-donor-legal-rights-fathers

 

(註3) 英國生育率創10年新低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uk-birth-rate-latest-number-babies-born-lowest-decade-a8066101.html

 

(註4) 捐精男,只是生活伙伴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4/12/sperm-donor-life-partner/383421/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