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要聞

控制「壞膽固醇」 心肌梗塞不再來

[adrotate banner="32"]

55歲的郭先生過去從事夜班工作,自覺身體健朗,但4年前下床時昏倒在家中,就醫才知已患有急性冠心症及高血脂、高血壓,心臟血管被堵住,緊急裝了心臟支架。出院後,仍經常覺得胸悶、頭痛,經長期追蹤發現血脂跟血壓都超標許多,郭先生積極控制,不僅換了工作、改變飲食,也按時服藥,但血脂還是無法控制下來,壞膽固醇高達230 mg/dL,害怕自己某天再度昏倒送醫。

郭先生在醫師建議下,開始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效果顯著,一年後壞膽固醇數值從230降到30 mg/dL,胸悶、頭痛的情形也改善許多。

心肌梗塞年輕化   高血脂患者增是主因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健署公告106年十大死因,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分別高居國人死大死因第二及第四位,天氣一冷發生心肌梗塞的人數激增,而這些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人,是再次復發的高風險族群,他們正值事業巔峰、忙於工作,壞膽固醇未達標,就像體內藏有隨時爆炸的血管炸彈,而心血管疾病的復發關鍵就在「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的控制。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李貽恆表示,根據最新健保資料庫統計研究數據指出 ,近十年來急性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5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心肌梗塞發生率持續增加。積極控制血脂中的壞膽固醇,對於預防心肌梗塞的發生非常重要。

壞膽固醇控制不佳   冠心病再發風險達2成5

患者中,罹患高血壓與糖尿病的比例未增加,但高血脂患者卻增加近2成,代表年輕族群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高血脂增加的盛行率非常顯著。另相較其他年長族群,年輕族群(小於55歲)中,三高危險因子中,高血脂症是最常見的。

李貽恆指出,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主因,為血中的壞膽固醇濃度過高,附著主動脈的血管壁上,易導致血管堵塞、動脈硬化而引發心肌梗塞、冠狀動脈心臟病、血栓等疾病。根據《刺胳針》上研究指出,壞膽固醇(LDL)每升高39 mg/dL,就增加22%重大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國外大規模回顧性研究也發現,曾發生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若壞膽固醇控制不佳,冠心病再發風險高達25%。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暨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根據院內統計說明,已發生過急性冠心症的患者該控制壞膽固醇於70 mg/dL以下,超過6成的患者皆未達標,表示曾發生急性冠心症的患者,現行藥物的輔助下仍有很大部分暴露在復發及猝死的風險中。

吳彥雯指出,根據台灣七大學會共同制定2017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建議,已使用高強度史他汀藥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若壞膽固醇仍無法達標者,建議合併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且高風險病人應積極與醫師討論合適治療,才能確實遠離復發及猝死風險。

(畢翠絲/台北報導)

在愛中竭力追求真理,重視媒體對家庭及年輕人的影響。支持風向新聞,♡ 捐款連結:

http://lovecom.org/donate

喜歡這篇新聞嗎?分享給您的朋友吧!

好友人數

 

愛傳協會(02-2369-1336)